前几天,有人发了个医案。说是附子吃多了。为啥会附子吃多了?因为医生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。于是不停的吃,病人呢,也信医生,猛吃。结果,出问题了。 所以临床还是蒙比较好。至少,当你觉得看病在蒙的时候,你不会自以为是。损患者于无形还不自知! 这在个人看来,蒙是一个中医的基本素质。 那么什么人喜欢肯定呢?答曰:读书人 这里我不是想诋毁读书人。不过一般确实读书人喜欢坐而论道,自以为是。 所以,如果你想做个好中医。这是第一个素质。永远牢记,你看到的并不代表所有,你的临床只是一种尝试。或许你就会考虑得更周全。病人就会好得更快! 那么怎么蒙才能蒙得对呢? 第一,是要有基础。 啥是基础呢?基础就是最基本的中医理论。一般认为基础从哪里来?目前普遍认为基础理论源于内经。所以,一个不读内经的中医,临床估计会很困难。虽然开方治病可能无妨,但在对病性病机的把握上,估计要打很大的折扣。 当然,我说的是和我一样学院系出来的中医。 那么基础怎么学?既然是基础,就用最基础的方式学。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就是颂和抄。说白了,就是不断的反复的读原文。 讲到基础,我们先 说内经,毕竟内经比较难,我就说中医基础理论吧。中医基础理论,里面有几个简单的治则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就是通因通用。 这个是中医基础里面有的,讲到的治则之一。但是临床上谁用过呢? 当然,我这里并不是强调治病一定要标新立异。毕竟一般性的疾病,是用一般的思维,但是如果在行医的生涯中,你永远只遇到一般的疾病,那就不正常了。毕竟有几个特殊的。 还有一个基础的理论,叫肺与大肠相表里。 在很多时候,我们都只是把它当成一句话。但是在特定的时候,可能这个就是治好一个病的枢纽。 曾经治了北京的一个女孩子,腹泻三天,连改三方不效。后来了解到近期有感冒病史,后来用了一剂小青龙汤,腹泻就止了。 所以,这就是基础的作用及在临床上的体现。对于一些疑难杂症,尤其显得基础的重要,如果你要想把方剂用活,那么基础就是灵活用方的根本与源泉。 光说不练那是嘴把式。既然中医基础很重要,那么我临床是不是真的如此呢? 发张早上的处方。 由于是复写,有两个地方是加上去的。 这个患者是一个失眠的患者。但是这个处方绝对是个怪处方。欢迎大家点评下。 很多人对伤寒方的医生的评价就是:顽固不化。不知变通。要么就是说伤寒只治外感,不治杂病。 想想是很好笑的! 这个处方还是热的。但我之所以敢发,那是因为自信! 虽然看病是蒙,但能不能蒙对,还是有几分自信的! 当然,我无意炫耀医术。医术是不值得炫耀的。 我只是想证明下,治病的方法多种多样,对疾病的治疗,很多时候,很多有效的方法,都不是你能想象的!所以,我觉得中医,还要养成一个习惯。就是不仅要有自己的特色,但也不能自以为是。 我经常会接到别的医生没治好的患者。每次患者都说,前面的医生是不是弄错了!我一般的回答是,中医是讲究个体化的,可能是角度不同。我的看法也不一定对。要不你先试试看。 |
兴阳蜈蚣袋,以蜈蚣(去头、足)一条,甘草三分,甘遂三分,碾细末,散绢裹盛於袋,扎
[详细...]记得小时候一有什么奇怪的小病,奶奶就会去采一点草药,然后把它碾碎敷在患病处
[详细...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