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医气和血的关系
浅谈中医气和血的关系气属阳,血属阴,气的功能以推动、温煦为主,血的功能以营养、滋润为主。
气能生血、行血及统血,所谓气为血帅。
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。气盛,则生血充足;气虚,则影响血的化生,严重会导致血虚。
心气能行血,即所谓"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"。心气的推动、肺气的宣发布散、肝气的疏泄条达均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,无论哪个环节功能失调,均可导致血行不畅。
气是无形的,血是有形的,人们都知道治血必须要理气,使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。但却不知道治气也必须要理血,使有形之血生无形之气。
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可以在危急,紧急的情况下体现出来;而有形之血生无形之气都是在平常安然的状态之下日积月累的生成。比如吐血,大量失血之证需急用补气的药以生血才能见效,如果单用补血的药就很难见效了。
如果失血而只是补血不补气,气就会无所牵制依托。如果血是正常的,又进行补气,血就会躁动不安。
天地间的大道的根源不外乎阴和阳。人的疾病自然也能离不开阴阳。人身的阴阳主要是体现在气血之间。而气血主要体现在气血的有余或者不足。
气有余,即阳气偏盛,导致的阴血不足,应当泄其阳气或补其阴血。血有余,即是阴血偏盛,导致的阳气不足,应当补其阳气或者泄阴血。是补是泄就要根据阴阳气血的有余或者不足进行施治。
气生血,血就会得到气的推动和约束而不会躁动。血生气,气就会得到血的滋润而不干燥和顺畅。所以说气和血是相互生长,相互依赖的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