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学中医都会遇到的问题,那就是坚持与顿悟的历程
如果说,我从毫无临床经验的小白,到能够拥有比较稳定的门诊量的中医这个过渡,我想想可以说是比较奇特的经历了。很少有中医有我这样的经历的,这里我也许可以小自豪下。一个大学毕业之后,从事了一年西医工作,然后又在社会上混了几年,几乎与中医脱节的本科水平的毕业生。花了两个月就做到了一般中医都做不到的门诊效果。那么我的中医水平从哪里来的呢?是这两个月来的嘛?明显不是的。
如果说这两个月只是给我了一个过渡时间的话,我现在之所以能在临床立足,则是我大学学习的内化的迸发。
我讲述这个经历,并不是要炫耀自己的医学历程,而是讲一个学中医都会遇到的问题,那就是坚持与顿悟的历程。
我记得当年看一个医家的书,好像是《医门棒喝》讲到章虚谷还是谁,这里记忆可能有误,但我始终有映像有这么回事。就是讲一个医家学医十年,不得其门而入,后有缘参读《临证指南医案》,一举而悟,遂成名医。
那么这个医生的经历,是不是因为《指南》呢?还是因为他之前的十年呢?也许光从临床来看,我是用了两个月就基本完成了蜕变,但如果没有大学打下的基础,没有这么多年对经典的熏陶,那么我这两个月真的就能产生质变么?
我提出这个话题,只是想,如果我们要学中医,或者就不能太功利,而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学上,而不是得上。
很多人读经典,读完一遍,感觉临床还是那样,就觉得没用,看完内经,感觉好像也没啥进不啊,自然就放弃了。虽不知道,学习其实是一个学和悟的过程,学可能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,悟却只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,我们之所以提倡持续性的,坚持性的学习,无非是想在学的过程中,给悟更多一些机会罢了。
两个月????
哈哈哈哈
天才啊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