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做一个现代中医,有时候看病无需百分百的遵循辨证论治原则
鄙人武断分析一下,你平日里的身体肯定也是不太好,属于阳气比较弱的,比较容易怕冷的类型,也可能猜错了。但是鄙人为什么这么猜呢,根据你说喝完桂枝汤脚上发冷来推断的。桂枝汤它是个解肌发表的药,说白了就是个炉钩子一样的东西,而且属于那种烧热的炉钩子,给你身体里面翻一翻、透一透,目的是把进入体内不深的寒气给透出去,但桂枝汤它本身不给你增加热能。但是你要知道,在过去北方冬天烧火生炉子的时候,只要拿炉钩子一透炉子,翻动几下煤块,立马炉子里的热量就加速往外跑,此时肯定会把炉子里的寒气给顶出来,但是有一部分热量也得流失,有过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。我小时候在爷爷家体会过这种感受,只要炉钩子一透,立马热量往上扑,烤脸得很。由此可知,用桂枝汤发表的同时,你身体内的阳气也要流失一些,寒气跑了,但是你体内的热能也减少了,如果本来阳气就不足的人,此时可能阳气就不足以温煦全身了,最先感受到热量退却的地方肯定是四肢末梢,此时脚冷就发生了。但是手可能感受不明显或是没有这种感受,那是因为桂枝汤的热量是往上走的,手毕竟在人体偏上的部位。如果你平日里阳气很足,气血很旺,就即使解肌发表的时候流失一点热能,应该也不至于感受太明显。
以上就是大概的分析吧,不见得对,闲聊如果承接上述鄙人的观点,鄙人认为平日里阳气太虚的人,一旦感受风寒,最好不喝桂枝汤,说白了不用这个“炉钩子”透寒气,透不好就把自己给透得阳气太虚了。而可以采用和解法,喝小柴胡汤(可酌情加减化裁)
事实上,如果要做一个现代中医,有时候看病无需百分百的遵循辨证论治原则,偶尔也需要辨理论治,其实就是要搞懂病人发病背后的那个“理”。把这个“理”抓稳了,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结果。如果仅仅是套一个什么什么症候,套一个什么什么方子,最后的效果还不见得都那么好,真的。作为治疗各种风寒感冒来讲,偶尔用的方子看似不太对症,但是你抓住背后的“理”了,它也一定有疗效,至少比热开水强吧
也可以这样理解吧。好比说桂枝是踢前锋的,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中场球员给你传球,你这个前锋也只能在前面空跑,得不到球,自然就威胁 不了对方的球门。基本上就这个意思吧
页:
[1]